你的孩子要準備學習歷程,
可是學習歷程到底是什麼?可以怎麼幫助孩子?
怎麼覺得自己比小孩還急?
不用擔心,我們整理了學習歷程一定要知道的懶人包,
讓你快速搞懂學習歷程到底是什麼、你跟孩子要做些什麼喔~
什麼是學習歷程?
簡單來說,就是在個人申請的時候,要提供給大學教授審核的資料。
如果沒有準備好學習歷程,在通過第一階段成績審核、
進到第二階段審核的時候,大學教授一定會看得出來,
哪一位學生的學習歷程是發自內心做出來的成品,
哪一位學生的學習歷程只是為了交作業而做的成品,
教授當然會想選一位發自內心、知道自己的目標的學生進來,讓系上的素質變得更好。
如果孩子因為沒有準備好最能表現自己是誰的學習歷程,
就這樣在最後一關跟自己想讀的學校擦身而過,不是非常可惜嗎?
我的小孩要做學習歷程嗎?
如果你的孩子是在 108 學年以後進入高中就讀,基本上他就會需要做學習歷程喔!
如果孩子的學業成績很好,或者有很特殊的才能,
他也可以選擇走分發入學、繁星推薦、或特殊選才這三種管道進大學,
這三種管道不會看學習歷程。
不過,大部分孩子沒有辦法完全確定自己的在校成績一定會好到被繁星推薦,
或是自己的才能會不會發光發熱、可以通過特殊選才,
所以還是會準備學習歷程,給自己多一個申請學校的機會。
學習歷程要做哪些東西?
學習歷程要準備的內容,可以分成四個大方向:
每一項的內容有哪些?可以到國教署的學習歷程網站,裡面有更詳細的介紹。
什麼時候要開始做學習歷程?
孩子一進到高中之後,就要開始做學習歷程囉!
因為學習歷程必須每學期(基本資料、修課紀錄、課程學習成果)或每學年(多元表現)上傳、
學習歷程上傳的時間是有期限的,過了就是過了,
所以不能等到高三要申請學校前,才一口氣準備資料喔!
其實孩子確認讀哪一所高中以後,就可以開始去探索自己喜歡的東西是什麼~
因為發現自己的興趣也會需要一點時間,越早開始、越有時間摸索和調整。
什麼樣的活動可以被放進學習歷程?
其實什麼樣的活動都可以被放進學習歷程裡面喔~
特別是多元表現這一塊,
孩子可以放他最喜歡、最有興趣的事情。
比方說,孩子超喜歡彈吉他,
參加了吉他社、甚至自己辦了好多場吉他發表會,
讓校內校外喜歡吉他的人都可以一起交流。
這就是很棒的多元表現成果。
基本資料、修課紀錄,這些都是很固定的資訊。
而課程學習成果,比較像是課堂中學到的知識去做更大的延伸學習,
會有一些自由發揮的彈性。
但最可以自由發揮的,就是多元表現了~。
如果孩子有從小就喜歡做的事情,
上了高中以後一樣可以多參加喜歡領域的活動、然後做紀錄,
就會自然而然累積很棒的多元表現資料喔!
結語
以上就是巴小編幫爸爸媽媽整理好跟學習歷程有關的懶人包,
看完以後,有沒有對學習歷程更了解呢?
其實,學習歷程的核心精神,就是希望讓每一個孩子,
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方向和興趣,沒有標準答案、也沒有模板。
如果孩子還找不到自己的興趣,
也可以來試聽看看學英文吧跟哈佛畢業的 Alex 老師,教孩子發現自己的興趣的線上講座喔。
最後,孩子對於自己做的活動的心得跟反思非常重要,是大學教授一定會注意的點。
所以孩子準備學習歷程的時候,要知道自己的動機到底是什麼、中間遇到哪些困難、怎麼克服這些困難,
持續的觀察自己和記錄,
這些都會是孩子獨一無二的精彩故事。
祝福每一位孩子都可以發現自己的興趣,進到自己想讀的學校。
想看更多這類型文章嗎?現在就入會,每週一將收到免費的電子報喔!
入會及綁定LINE再享100元折價券 →